巴盟禮盒糕點生產(chǎn)
生日蛋糕的由來:中古時期的歐洲人相信,生日是靈魂較容易被惡魔入侵的日子,所以在生日當(dāng)天,親人朋友都會齊聚身邊給予祝福,并且送蛋糕以帶來好運驅(qū)逐惡魔。生日蛋糕,起初是只有國王才有資格擁有的,都可以在生日時,買個漂亮的蛋糕,享受眾人給予的祝福。滿月蛋糕的由來:寶寶滿月,免不了求神祭祖,然后剃胎發(fā),大人總希望小寶寶快快長大。在滿月當(dāng)天,外公外婆要送小寶寶許多滿月蛋糕,希望外孫(女)能中狀元,終生圓圓滿滿。
簡史起士蛋糕據(jù)知是源于古早的希臘,在前776年時,為了供應(yīng)雅典奧運所做出來的甜點。接著由羅馬人將起士蛋糕從希臘傳播到整個歐洲。在19世紀跟著移民們,傳到了美洲。在美國紐約市,公認好吃的起士蛋糕店叫做「Juniors'」,位于布魯克林。在臺灣臺北市,公認好吃的起士蛋糕店則位于天母「吃吃看」。巧克力布朗尼蛋糕,又被叫做布朗尼蛋糕、核桃布朗尼蛋糕或者波斯頓布朗尼。
奧地利甜點-沙架蛋糕的由來:沙架蛋糕起源于1832年,一位王子的家廚Franz.Sacher研發(fā)出一種甜美無比的朱古力餡,受到皇室的喜愛。后來,在當(dāng)時貴族經(jīng)常出入的沙架飯店Sache Ho-te也以沙架蛋糕為招牌點心。然而,它家的秘方究竟是什么,至今仍是一場爭論不休的甜點官司,一家糕餅鋪Demel號稱以重金購買到沙架家族成員所提供的原版食譜,沙架飯店則堅持只有他們的蛋糕才是尊重創(chuàng)始者的傳統(tǒng)口味。盡管官司未解,但是沙架蛋糕獨特的朱古力陷與杏桃的美味組合早已傳遍全世界,被數(shù)以萬計的點心主廚不斷繁衍創(chuàng)作,成為代表奧地利的國寶級點心。奧地利甜點-史多倫蛋糕的由來:數(shù)百年如一日,造型古樸,做法繁雜,材料比例呈迷,僅此只有少數(shù)幾家老糕餅鋪的師傅會做。在奧地利,史多倫蛋糕物以稀為貴,身價不輸給沙架蛋糕。朝諾糕點鋪是史多倫蛋糕神秘美味的源頭,據(jù)說它的味道、造型從十九世紀以來,從來沒有改變過,全部手工制作,只知道它的成分有杏仁、榛果、糖、朱古力和奧國獨特的圓餅(Oblaten),至于食譜、做法,在朝諾糕餅鋪里也只有兩個師傅知道。史多倫蛋糕酥甜迷人,余味悠長,非嗜甜如命者無法多食。即使在朝諾老店,史多倫每年產(chǎn)量只有1300個。日本甜點-Castella蛋糕的由來:十七世紀,葡萄牙的傳教士和商人遠渡重洋來到長崎,他們帶來的東西,例如玻璃、煙草、面包等等對當(dāng)?shù)厝藖碚f都是新奇的玩意兒,為了建立彼此的友誼,這些外地人想了一些辦法來討好當(dāng)?shù)厝?,傳教士對貴族分送葡萄酒、對平民分送甜點,希望借此傳播基督教。
巴盟禮盒糕點生產(chǎn)
雙色果凍脫摸時,可將模具浸在熱水中20秒左右(時間不能太長,果凍會化掉),再用牙簽輕輕挑開果凍,讓模具內(nèi)進一點空氣,再倒扣就能順利脫模。也可以用新鮮的水果榨汁,或用其它口味的果汁制作自己喜歡的口味。芒果2個、低筋面粉80克、白砂糖75克、牛奶250克、雞蛋2個(或者4個蛋黃)、食用油(或者黃油)1湯匙(15ml)、鮮奶油(crème)300克。
薯條手卷原料:薯條100克、生菜3片、海苔2片、蘆筍15根;調(diào)味料:沙拉醬2匙、白芝麻1大匙;做法:將生菜洗凈瀝干。薯條用烤箱烤12-15分鐘,至外表略呈金黃色即可,放涼備用;海苔片對角剪開成三角形。取1張三角形海苔片鋪平,先將生菜葉平鋪于中間,再依序放入薯條、蘆筍、沙拉醬、白芝麻等。包法是從左邊卷至右邊,要注意必須將中間材料卷緊,海苔邊塞入尾端后,再把另一片的海苔從右卷至左,然后放入盤中,全部做好即可食用。手卷內(nèi)的材料及份量可以自行調(diào)整,找出自己較喜歡的手卷口味。
一種切塊的小蛋糕,層次豐富,其中加入了大量的黑巧克力烘培而成,因為其華貴的咖啡色(brown)而得名布朗尼的由來有個很有趣的故事,據(jù)說有個胖胖的黑人嬤嬤系著圍裙,在廚房烘培著松軟可口的巧克力蛋糕,結(jié)果居然忘了將奶油先打發(fā),而意外做出的失敗作品,這塊原本要丟掉的蛋糕,老媽媽一嘗,居然十分美味,布朗尼蛋糕這個"可愛的錯誤"就這么成為美國的家庭中較代表性的蛋糕了。
巴盟禮盒糕點生產(chǎn)